您当前的位置:科技人物
法德科学家获得200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作者: | 来源: | 编辑: 发布时间:2007-10-31 08:53:10 阅读:
  

  中新网10月9日电 据诺贝尔官方网站报道,法国科学家阿尔贝・费尔和德国科学家彼得・格林贝格尔因发现巨磁电阻效应而荣获200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据悉,巨磁电阻效应相关技术被用于读取硬盘中数据,这项技术是最近几年硬盘小型化实现过程中的关键。
  
  瑞典斯德科尔摩皇家科学院发布的颁奖声明称,阿尔贝・费尔和彼得・格林贝格尔1988年各自独立发现了一种全新的物理效应-巨磁电阻效应,即一个微弱的磁场变化可以在巨磁电阻系统中产生很大的电阻变化。该系统非常有助于从硬盘中读取数据,因为机器在读取数据时必须把用磁记录的信息转换成电流。随着这项发现公布,一些研究者和工程师开始在制作读取头中加以应用,1997年首个应用巨磁电阻效应的读取头研制成功,很快成为标准技术,即便今天最新的读取技术也均由巨磁电阻效应发展而来。
  
  众所周知,硬盘能够存储包括音乐在内的信息,这些信息被存在微小的磁化区,信息则通过记录磁场变化的读取器取出。硬盘越小,各个磁化区的面积也越小,磁化的程度也越弱。因此如果欲在一张硬盘中存储更多信息,就需要更为灵敏的读取器。基于巨磁电阻效应原理制成的读取器,可以将细小的磁场变化转换成不同的电阻,使读取器产生不同的电流,而电流是读取器的信号。
  
  阿尔贝・费尔1938年出生于法国的卡尔卡松,1970年从巴黎十一大获得博士学位,目前是法国巴黎十一大即巴黎南大奥塞混合科学主管。彼得・格林贝格尔1939年出于德国的皮尔森,1969年从达姆施塔特技术大学获得博士学位,自1972年以来一直是德国尤利西研究中心固体研究所的教授。他俩将分享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154万美元)的奖金。(关新)

  2007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阿尔贝・费尔简历

  中新网10月9日电 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委员会今天宣布,将2007年度诺贝尔物理奖授予法国科学家阿尔贝・费尔和德国科学家彼得・格林贝格尔,以表彰他们发现巨磁电阻效应的贡献。
  
  阿尔贝・费尔1938年3月7日出生于法国的卡尔卡松,已婚并有两个孩子。1962年,费尔在巴黎高等师范学院获数学和物理硕士学位。1970年,费尔从巴黎第十一大学获物理学博士学位。
  
  阿尔贝・费尔目前为巴黎第十一大学物理学教授。费尔从1970年到1995年一直在巴黎第十一大学固体物理实验室工作。后任研究小组组长。1995年至今则担任国家科学研究中心-Thales 集团联合物理小组科学主管。1988年,费尔发现巨磁电阻效应,同时他对自旋电子学作出过许多贡献。
  
  费尔在获得诺贝尔奖之前已经取得多种奖项,包括1994年获美国物理学会颁发的新材料国际奖,1997年获欧洲物理协会颁发的欧洲物理学大奖,以及2003年获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金奖。(关新)

  007年度诺贝尔物理奖得主彼得・格林贝格尔简历

  中新网10月9日电 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委员会今天宣布,将2007年度诺贝尔物理奖授予法国科学家阿尔贝・费尔和德国科学家彼得・格林贝格尔,以表彰他们发现巨磁电阻效应的贡献。
  
  德国科学家彼得・格林贝格尔1939年5月18日出生。从1959年到1963年,格林贝格尔在法兰克福约翰-沃尔夫冈-歌德大学学习物理,1962年获得中级文凭,1969年在达姆施塔特技术大学获得博士学位。
  
  1988年,格林贝格尔在尤利西研究中心研究并发现巨磁电阻效应;1992年被任命为科隆大学兼任教授;2004年在研究中心工作32年后退休,但仍在继续工作。
  
  格林贝格尔在学术方面获奖颇丰,包括1994年获美国物理学会颁发的新材料国际奖(与阿尔贝・费尔、帕克林共同获得);1998年获由德国总统颁发的德国未来奖;2007年获沃尔夫基金奖物理奖(与阿尔贝・费尔共同获得)。(关新)

  科普:小硬盘中的大发现――“巨磁电阻”效应(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10月9日电(记者 潘治)体积越来越小,容量越来越大――在如今这个信息时代,存储信息的硬盘自然而然被人们寄予了这样的期待。得益于“巨磁电阻”效应这一重大发现,最近20多年来,我们开始能够在笔记本电脑、音乐播放器等所安装的越来越小的硬盘中存储海量信息。
  
  瑞典皇家科学院9日宣布,将200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法国科学家阿尔贝・费尔和德国科学家彼得・格林贝格尔,以表彰他们发现了“巨磁电阻”效应。瑞典皇家科学院说:“今年的物理学奖授予用于读取硬盘数据的技术,得益于这项技术,硬盘在近年来迅速变得越来越小。”
  
  通常说的硬盘也被称为磁盘,这是因为在硬盘中是利用磁介质来存储信息的。一般而言,在密封的硬盘内腔中有若干个磁盘片,磁盘片的每一面都被以转轴为轴心、以一定的磁密度为间隔划分成多个磁道,每个磁道又进而被划分为若干个扇区。磁盘片的每个磁盘面都相应有一个数据读出头。
  
  简单地说,当数据读出头“扫描”过磁盘面的各个区域时,各个区域中记录的不同磁信号就被转换成电信号,电信号的变化进而被表达为“0”和“1”,成为所有信息的原始“译码”。
  
  伴随着信息数字化的大潮,人们开始寻求不断缩小硬盘体积同时提高硬盘容量的技术。1988年,费尔和格林贝格尔各自独立发现了“巨磁电阻”效应,也就是说,非常弱小的磁性变化就能导致巨大电阻变化的特殊效应。
  
  这一发现解决了制造大容量小硬盘最棘手的问题:当硬盘体积不断变小,容量却不断变大时,势必要求磁盘上每一个被划分出来的独立区域越来越小,这些区域所记录的磁信号也就越来越弱。借助“巨磁电阻”效应,人们才得以制造出更加灵敏的数据读出头,使越来越弱的磁信号依然能够被清晰读出,并且转换成清晰的电流变化。
  
  1997年,第一个基于“巨磁电阻”效应的数据读出头问世,并很快引发了硬盘的“大容量、小型化”革命。如今,笔记本电脑、音乐播放器等各类数码电子产品中所装备的硬盘,基本上都应用了“巨磁电阻”效应,这一技术已然成为新的标准。
  
  瑞典皇家科学院的公报介绍说,另外一项发明于上世纪70年代的技术,即制造不同材料的超薄层的技术,使得人们有望制造出只有几个原子厚度的薄层结构。由于数据读出头是由多层不同材料薄膜构成的结构,因而只要在“巨磁电阻”效应依然起作用的尺度范围内,科学家未来将能够进一步缩小硬盘体积,提高硬盘容量。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