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科普园地
喀斯特与岩溶的来龙去脉
作者: | 来源: | 编辑: 发布时间:2014-04-17 09:30:15 阅读:
  

提到喀斯特,人们往往想到贵州黄果树瀑布、云南路南石林、广西桂林山水、湖南张家界、贵州茂兰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等甲天下之名胜奇观。

但是,关于“喀斯特”这一专业名词的使用问题,却成为我国学界一直争议的话题。其中,最大的争议莫过于:究竟“喀斯特”与“岩溶”二者谁最科学?这就需要疏理一下“喀斯特”一词的发展脉络。

喀斯特,最早见于1774年的科学文献中,即今塞尔维亚与黑山共和国西北部和克罗地亚东北部的迪纳利山脉上的Karst(石头之意),后经过推广,现已用于有类似地理现象的一切地区,指含二氧化碳的水对可溶性碳酸盐岩进行的以化学溶蚀作用为主,流水冲蚀、搬运、沉积等机械作用为辅而产生的地理过程与结果的总称。

我国学术界最初采取音译德语“Karst”一词,并在1961年中国科学院主持召开的第一次喀斯特会议上对“喀斯特”的使用进行了确认。

1966年中国地质学会召开的全国岩溶(喀斯特)学术会议上,提出我国今后用“岩溶”一词代替“喀斯特”,由此我国学界开始使用“岩溶”一词。

在此之后,由于受国家政治背景影响,关于对“喀斯特”与“岩溶”的使用问题的讨论处于停滞状态。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部分学者开始重新思考“喀斯特”与“岩溶”两个学术名词的科学性问题。他们认为,“岩溶”顾名思义是指岩石溶解之意,它不能表达“喀斯特”所包含的除溶解外的冲蚀、填充、沉积、塌陷等机械过程与结果,如地下河床中的砂砾、鹅卵石明显可以称作喀斯特结果,而称为岩溶作用则令人费解;其次,岩溶作用不只限于喀斯特地区,如硫酸盐岩、卤化盐岩类岩石分布的地区,也在发生岩溶作用,但其并不能称为喀斯特。因此,“喀斯特”与“岩溶”之间并不相等。

近来,有学者详细叙述了“岩溶”一词的由来,那是在1966年召开的岩溶会议期间,有人提出:“既然我们中国的喀斯特发育最完美、类型最齐全、分布也最广,为什么不叫一个中国名而叫‘喀斯特’这个外国名呢?”经参会代表讨论,大多数代表赞同用“岩溶”二字来替换“喀斯特”。从此“岩溶”一词便在中国逐渐使用开来。可见,从两个名词的起源来看,“喀斯特”与“岩溶”二者是完全等同和等效的。

通过回顾“喀斯特”与“岩溶”两个名词的形成过程,可以发现,国内既有专家认为应尊重“喀斯特”一词的来历,并消除当年改称“岩溶”带有“文化大革命”气氛的影响,恢复它的原貌,叫“喀斯特”;也有学者认为所以将“喀斯特”叫为“岩溶”是一项合乎民情的选择,同时也体现了一定的中国特色。二者都有一定的道理。

我国南方(特别是西南)地区,以碳酸盐岩为主的喀斯特分布广泛,面积达55万平方公里。早在明朝时期,著名地理学家徐霞客就对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区进行了考察,《徐霞客游记》系统记载了我国西南地区喀斯特地貌的分布和区域特征,是我国古代最为系统的喀斯特著作。

近现代以来,我国西南喀斯特地区在特殊的地质背景与气候条件下,由于人类不合理社会经济活动的干扰破坏造成土壤严重侵蚀,基岩大面积出露,土地生产力严重下降,地表出现类似荒漠景观的喀斯特石漠化现象。根据第二次全国石漠化监测结果,截止2011年,中国喀斯特石漠化土地面积为12万平方公里,涉及长江、珠江流域贵州、广西、云南、四川、重庆、湖南、湖北和广东等8个省份451个县,2.2亿人口。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大量喀斯特奇妙景观,但其产生的问题也不少。由于喀斯特地区复杂的自然地理环境与社会经济背景密切相关,石漠化土地退化、工程性缺水、贫困面广、脆弱生态系统保护等问题,正成为我国当前和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必然面临的挑战。

(作者: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基于水-岩-土-气相互作用的喀斯特地区碳循环模式及调控机制”项目组成员)

 

转自求是理论网-科学普及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