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科普园地
表情符号“假”亦真
作者: | 来源: | 编辑: 发布时间:2014-02-26 08:30:29 阅读:
  

兔斯基、阿狸、悠嘻猴、炮炮兵等,这些曾经在网络上掀起过高潮的呆萌表情早已成为过去式,以可妮兔、布朗熊、馒头人、詹姆斯为代表的新一代原创网络表情,已经在即时通讯软件的表情商店中大肆“吸金”。这些“假”表情何以对网民产生这般吸引?

有科学家研究发现,人类大脑对表情符号产生的电活动反应模式,与见到真实面部的反应相似。因此,他们认为,网络表情之所以流行,不仅仅是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同时也得到了人类“身体”的积极响应。

大脑也能“读取”表情符号

表情作为人类的一种非言语性信号, 可将情绪传递到社会交往之中。准确识别这些信号对成功的人际交往至关重要。而人类如何识别这些表情究竟具备什么样的神经基础,换句话说,究竟有哪些脑区在那一刻被激活,一直是科学家们关心的问题。

过往的功能影像学研究发现,参与面孔特征加工和动态表情识别的脑区包括前额皮质、前扣带回、杏仁核、颞上回、梭状回以及枕叶皮质等脑区。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动态表情情绪识别相关脑区的fMRI研究》一文进一步研究证实,在识别那些中性表情时,主要激活的是左额中回、双侧中央前回、右侧杏仁核、左顶下小叶、右中央后回以及丘脑等;识别喜悦表情时激活的是右额内侧回、右额上回、右额中回、右前扣带回、左胼胝体下回、右枕上回、右枕下回、左枕中回及右颞上回等脑区;而识别悲伤表情时激活左额内侧回、右额中回、左颞下回以及左颞上回等脑区。

北大心理系教授沈政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面孔加工及表情的识别过程有三分之二的大脑细胞参与,它们由一个分布式神经网络所调控,非常复杂。

近日,澳大利亚的研究人员发现,标点符号的面部表情也会刺激大脑某些部分,有意思的是,它们一般与看到真实的面部表情有关。研究人员认为,正是由于人类大脑把这些虚拟表情符号当作真实面部来处理,才使得这些表情变得流行起来。也就是说,网络表情的流行,不仅仅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同时也得到了人类“身体”的积极响应。

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弗林德斯大学心理学学院欧文・克彻斯(OwenChurches)博士在接受国外媒体采访时表示,之所以进行该项研究,是想了解人类将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在面部,试图将它们“读取”为情绪,这一行为是否也适用于网络表情符号。

在实验中,研究人员向20名被试者展示了真实面部、笑脸表情符号以及无意义的字符串的图片。当被试者浏览不同图片时,研究人员利用电生理学确定大脑里电活动的模式,结果发现,他们对表情符号的反应与真实面部的反应是一样的。

因为社会文化的推动,使人类在短短30多年时间里构筑起了一种并非与生俱来的神经反应,这让研究人员大呼惊讶。

“假”与真的鸿沟

现代模式的网络表情符号一般被认为是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现的,这项技术来源于西方。但是,最早出现的网络表情符号究竟是谁创造的,说法不一。有人认为,在1979年4月12日,由于计算机文本操作界面的单调,凯文・麦肯齐建议在E-mail枯燥的文字中加入一些类似表情的符号,比如“―)”表示吐舌头等。而被广泛提到的,则是在1982年9月19日,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研究人工智能的斯科特・法尔曼教授为了解决常在电子公告牌上出现的激烈争吵,第一次使用了“:-)”这个符号表示笑脸。

在此后的30多年时间里,网络表情符号经历了几个阶段的变化。第一个阶段的表情符号纯粹由标点符号、字母或数字组成,制作简单,但很抽象,最早需要网友自己输入;第二阶段则开始出现圆脸图,网友已经可以直接选择自己想要表达的情绪表情;第三阶段的表情符号已经不仅限于纯粹的面部表情,而是添加了许多事实性的信息,出现了图片与文字的组合。这些图片有普通的漫画、实物照片,或者是经电脑技术处理过的照片;如今,最流行的网络表情必须是动态的,而且呈现出完整的系列性,每个系列都有专门的角色饰演。在这个过程中,表情符号的抽象程度越来越低,随之而来的是形象化程度的大大提升。

在沈政看来,即便是抽象化程度最高的表情符号,依然符合人类基本表情的模式特征,也就是说,它们是由真实的面部表情作基础,通过特征提取,简化而来的。因此,人类大脑识别它们的基本机制的确有类似之处。

“但是,越简化,抽象程度越高,传递的情绪复杂程度越低,激发的大脑区域也会相对简单。而随着抽象程度越来越低,形象化程度越来越高,大脑的激活会向着越来越接近真实表情的识别模式靠近,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不过,沈政并不认为,目前人类大脑对于表情符号的识别模式完全与真实表情相一致。这是因为,表情符号并非完全是真实表情的模拟,最流行的网络表情通常会用夸张、可爱的体态进行戏谑恶搞,它们具有很强的娱乐色彩。它们与真实表情依然存在很大的差别。

以科学为依据的表情设计

有研究发现,表情符号往往伴随着语言同时出现,多数人在使用网络表情时,主要还是为了强调语言信息。颜文靖博士是中科院心理所认知与发展心理学研究室以微表情为研究课题的研究人员,在他看来,表情符号目前还是语言的一种装饰,“它们就好比人们说话时伴随的手势动作一样”。

在不久的将来,表情符号是否真的可以成为人类新的语言类型?

Line是在全球拥有超过2亿用户的日本即时通讯软件,它在2012年4月底率先推出了表情商店,涵盖了超过250种特色贴图和表情,其中,除了有熊大、兔兔、馒头人等具有强烈日韩风格的表情外,还包括一些知名歌手、艺人的表情。在此后一年多的时间里,Line凭此获得了超过1亿美元的营收。

模仿Line的形式,2013年8月,微信也增加了表情商店。事实上,网络表情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目前,国内的大型互联网公司大都拥有自己专业的表情设计团队,尤其是聊天、社交等软件应用。

尽管表情符号的生意越来越火爆,但是,它们所表达的意义与真实表情之间始终存在鸿沟,很难完全复制面对面交谈的情绪氛围。对开发团队而言,如何呈现出最能准确表达感情的表情符号是面临的最大问题。

颜文靖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心理学一般认为人类具有六种基本面部表情,即愤怒、悲伤、高兴、恐惧、厌恶、惊讶,同时也对应着这六种人类基本的情绪,人们对于这六种情绪表情表现出了比较高的一致性,也可以理解为,六种基本情绪表情的特征具有各自显著的特点。

可显然,人类情绪表情远比这六种要复杂的多。“如果说人类六种基本的情绪表情是与生俱来的,那么,同情、尴尬、自豪等等更为复杂的情绪表情则是在人际交往过程中,随着自我意识的不断形成而形成的,它们具有社会性。”颜文靖表示,越复杂的情绪表情在虚拟环境中自然越难被呈现。

更重要的是,真实的表情往往是动态的,而动态特征能够促进个体对表情的识别,因此,想要在一个网络表情中加入更多的情绪意义,意味着这个表情贴图必须是动态连续的。

要使人们真正通过表情符号就能与他人进行无障碍的沟通交流,目前的表情符号恐怕还无法完全做到。于是,研发者开始将目光转向以高科技为支撑的表情符号。

一项最新的技术研发思路显示,未来,人们在即时聊天过程中,摄像头可以实时捕捉屏幕前人脸的面部表情特征,最终映射到网络虚拟人物身上,在保护个人隐私的前提下,准确地将本人的情绪表情传达给对方。该技术与计算机人脸表情识别中表情特征提取以及虚拟人脸合成等技术息息相关。如果得以应用,将可能打破虚拟世界与真实世界的边界。

 

 

转自求是理论网-科学普及

 

【打印本页】